天天养生

太极养生 太极拳与气功的关系

2024-06-15 13:46:37
相关推荐

太极养生 太极拳与气功的关系,气功一直是个传奇,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世间真的有气功吗?小编今天带您看看气功的本质是什么,太极拳与气功的关系。气功养生有哪些?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养生吧!

1太极养生太极拳与气功的关系

气功一直是个传奇,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世间真的有气功吗?小编今天带您看看气功的本质是什么,太极拳与气功的关系。气功养生有哪些?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养生吧!

太极拳与气功的关系

太极养生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练习太极拳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人们可通过练习太极拳缓解精神压力。

一、太极拳原本是高级的气功

我们知道,太极拳最早诞生于中国道家的内丹养生术,是内丹养生动功形式的一种特殊表现。

什么叫作内丹

简单讲,古代道家用金属与各种矿物质进行特殊方式的烧炼,炼出一种据说吞服之后可以疗疾健体或者化质成仙的药物,叫做外丹。

而是借用外丹烧炼的概念和术语,以人自我的肉体作为试验体,通过天人合一、性命双修得到先天之气,从而可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这其中的先天元气就称为内丹。因为内丹术与气”的修炼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可以泛称它为气功。

因为内丹术气”的修炼,与一般概念上、形式上的气功导引大为不同内丹术要获取的是先天元气,而一般的气功导引所应用和调节的只是后天呼吸之气、营卫经络之气&,换句话说,后者仅可以作为前者的基础入门方法。

所以,若用气功”来表述的话,后者可称为低级气功,前者可称为高级气功。

在五六百年前,太极始祖张三丰就为后人留下了一系列太极丹功拳谱,分为行立坐卧不同行功形式。

其中有《太极四季功》、《太极早功法》、《太极午功法》、《太极晚功法》、《太极行功法》、《太极打坐诀》、《太极玉液法》、《太极金液法》、《太极超凡法》、《太极长生法》、《太极合道法》,其中并有《太极拳法诀》和《太极拳十要诀》。

在《太极拳十要诀》中,提到为什么要创立太极拳作为丹道的动功,他说:人之作用,有动必静,有静必动。动静相因,而阴阳分,浑然一太极也。

人之生机,全恃神气,气清上浮,无异上天;神凝内敛,无异下地。神气相交,亦宛然一太极也。故传我太极拳法,即须先明太极妙道。若不明此,非吾徒也。”

这里指出,练太极拳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人体内神气相交相合,形成太极之生生之象,方有利养生。并提出练太极拳是欲令天下英雄豪杰益寿延年,不图于技击之末技”。

在太极拳的方法论上,他讲太极拳者,其静如动,其动如静,动静循环,相连不断。又说,内敛其神,外聚其气,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意者,神之使也。

神气既媾,而太极之位定”。在此原则性的要领上形成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之十三势,也体现了太极运化之中的八卦、五行之功用。

总而言之,太极拳原本要求的是,以拳之动功体现太极”哲理,达到神气相合,获得养生的最终效果和目的,而技击只是养生效益之下的副产品。

在中国,从古代到近现代,真正的太极拳家,必然懂得道家内丹养生的内涵,其拳与气必然是结合的,其人生必然是长寿和超长寿的。

二、太极拳并不完全等同于气功

虽然我们说太极拳是一种高级的气功,但客观地讲,太极拳又不能完全等同于气功。我之所以这样讲,一种含义是说,太极拳具有高级气功之内涵及其养生功用。

另一种含义又要表明,古代道家先辈之所以研创出这种具有动功导引作用的太极拳,其用意就在于要它能区别于其他众多的吐纳、导引、闭息、观想等等之气功。

2太极养生 太极拳与气功的关系(2)

用太极拳替代内丹养生的其他导引气功,同时又区别于其他导引气功的特征与意义是什么’这就是太极拳除有气功养生作用之外,还具有技击作用、表演作用、自我情操陶冶作用等等,这是其他导引气功所不能具有和不能达到的。

这也即是说,其他导引气功只具有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单向功能与作用,而太极拳,不仅具有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功能与作用,同时又能发挥技击的妙用和多种社会功能。而且,越是按照太极”要领而获得健身养生的高超功效,同时其技击作用也能发挥的非常高妙。通俗地讲,太极拳的技击功夫根据人的学练水平可分为低中高三层,低级者是以力打人,中级者是以技巧打人,高级者是以本能和浑圆气场打人。

气功的养生功效

第一是强身健体

特别是修炼静桩功,可学会排除外界干扰和主观意识支配,使身体生理机能回归到自然调理状态,通过养精化气、疏通经络和调节内分泌,实现五脏六腑的生理平衡,产生无病强身、有疾康复的功效。

第二是调节心理状态、防治精神抑郁

经常体悟虚极静笃、天人合一之境界,可使人心胸豁朗、无私无欲、无惧无畏,缓解心理压力;经常习练动桩功,则可借助任督通顺,起到内里按摩和通络活血作用,使身心俱感舒适惬意,焕发精神活力。

第三是有效防治中老年退行性疾病

老年人容易发生帅跌的现象,是因为上了年纪,导致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的。

如颈椎腰椎劳损,骨质增生引起的肢痛,生理机能退化过快,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焦虑及肤痒,以及失眠、健忘等症。

第四是有助于加快术后、病后及伤后的身体恢复

特别是对颅脑手术后的肢体麻木偏瘫、脑血栓后遗症及跌打扭伤等患者效果更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会一天天的变得越来越僵硬,身体器官的功能也会越来越虚弱。

通过练习养生健身太极功能够帮助我们改善这种情况,帮助身体内的血液进行全面的流通,从而使我们的身体恢复到原来柔软的状态中,这对于祛病健身是很有帮助的。

太极运气功法动作和练法

一、起势

身体要站好,然后将两条脚并在一起,身体要放松。

两臂自然放在大腿两侧,舌尖抵上腭;中指领劲,两手平举,掌心朝下,与肩同宽同高;然后,两臂微外旋自然下落、胯前座掌。

二、左右分掌

两手中指领劲,两臂左右分开,向上提起(与身体成为一条直线),与肩同高,掌心朝下。

三、胸前合十

把两只手放在胸前,靠在一起,手的掌心向下,右掌放在左手的上面。

四、翻掌

两掌外旋弧形下落、往里、往上旋转,胸前向外翻出(两手不离同时运动),掌心向上,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同高;松肩坠肘,以肘带手,自然下落两胯旁。

五、托掌

两掌中指领劲向前、向上托起,与肩同宽、同高。

六、左右开掌

两掌平托,左右展开,与肩同高,掌心向上,与身体成为一条直线。

3太极养生 太极拳与气功的关系(3)

七、屈臂握拳

身体肩膀自然的放松,然后将手臂稍微弯曲。

两手外旋由掌变拳,移至太阳穴处,拳心朝里,拳眼朝上,拳面对着太阳穴。

八、转拳

两拳对准太阳穴内旋,使拳心向外,拳眼朝下。

九、展臂

接上式,两拳内旋上托变掌,掌心朝上,十指相对,向头顶托起;然后,再向左右弧形分开,自然下落,两臂一线,与肩同高,掌心朝下。

十、屈臂握拳

松肩坠肘,两臂自然弯曲,同时握拳,移至太阳穴处,拳心朝外,拳眼向下,拳面对着太阳穴。

十一、上托(托天)

接上式,两拳内旋上托变掌,掌心向上,两掌十指相对,向头顶托起。

十二、旋臂落掌

两臂外旋,松肩坠肘,以肘带手,两掌自然下落至小腹前。

十三、托掌转腰

接上式,两掌在小腹前右掌托左掌,拇指相对,先向左后转腰,腰胯齐转,目光随腰向后望,反复数次;然后,托掌向右转腰回望,反复数次。

十四、合抱折腰

上式动作结束后,两掌在小腹前自然分开,松肩沉肘,十指相对,合抱于胸前;两掌内旋,十指相对,掌心朝下,弯腰下按;两掌合抱弯腰下按,反复数次。

十五、十字手

接上式,起身两掌手腕交叉,掌心向内,合抱于胸前,左手在里,右手在外。

十六、上托下按

左掌内旋,掌心朝上,向头顶托起;同时,右掌内旋,掌心朝下,向胯旁下按;然后,左掌外旋,松肩坠肘,以肘带手,自然下落到胸前。

同时,右手外旋,上提到胸前,两掌手腕相交,掌心朝内,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接着右手内旋,掌心朝上,头顶上托,左手内旋,掌心朝下,胯旁下按,要领与左式相同,只是左右相反。

向上托掌时,抬头目送,上托、下按两手对拉时,目光平视。两手托掌、下按相互交替,反复数次即可。

十七、翻掌

上式结束,两手腕相交于胸前,右手在外,左手在里,掌心朝内;两掌外旋弧形下落、往里、往上旋转,胸前向外翻出(两手不离同时旋转),掌心向上,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同高;松肩坠肘,以肘带手,自然下落两胯旁。

十八、托掌

两掌中指领劲向前、向上托起,,掌心朝上,与肩同宽、同高。

十九、按掌

两臂内旋,掌心朝下,松肩坠肘,以肘带手,两掌自然下落,胯前座掌。

小结:综上所述,相信您已经知道了太极拳与气功的关系,本是一家,却有所不同。练习太极气功对身体有很多好处,女人练习太极气功可以减少皱纹,治疗内分泌失调,可永葆年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