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法院判决生效时间如何计算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判决书生效时间的计算:

1、民事一审判决书。如果不上诉的,一审判决书送达之日起的15天以后生效。上诉期间是15天,在上诉期过了之后,判决书就会生效。

2、行政一审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5日内如不上诉,自动生效。

3、刑事一审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0日内如不上诉,自动生效。

4、二审判决。二审终审制度的意思就是二审就是最后一次审判,二审是没有上诉的。所以,民事、行政和刑事的二审判决书在送达时就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法院判决生效时间如何计算

法院判决书生效日期计算如下:

1、民事判决书

(1)民事判决书如果是一审判决(不包括最高院的一审判决),那就是自送达之日起十五天内没有人上诉之后生效

(2)如果是二审判决或是最高院的一审判决书,那么自二审判决送达之后开始生效。如果判决书被撤销的话,那就不会生效。

2、刑事判决书

(1)一审刑事案件宣判后,判决书送达当事人的第二日起十日内为上诉期。上诉期内一审判决书的效力待定。上诉期内无上、抗诉情形的,上诉期满后的那一日判决生效。

(2)二审案件,如果二审裁定维护原判决,该二审裁定书为终审裁定,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该裁定生效之日,一审判决书的效力即从待定状态转为生效状态,此时一审判决生效。

如果觉得《法院判决生效时间如何计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