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儿子与书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2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良好的早期教育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与潜能也是极有帮助的,父母们一定要重视。小编接下来分享儿子与书,早教小知识需要慢慢累积~

·在线读书: 《我的孩子是“中等生”》

搬新家后,我重新调整了书柜。

那是一面墙八组十六扇开门的书柜,我将最靠墙的两组,给了儿子。其中最下面一层,放着 4岁多的儿子正在看的各种图文并茂的书刊,再上面一层,则是给少儿看的文字书了。再往上,放着中外文学名著三四百部。我自己是读那些文学名著长大的,装书架的时候,看着那一个个熟悉的书名,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当年读这些书时的美妙体验,一次次陷入激动中。

儿子早就知道将有自己的书柜了,第一天来装修好的新房,还没进单元门便喊着:“我要看看书架。书架在哪里?”

我牵着他的手,到书架前,指给他看:“这一层是你现在能够自己看的,这一层是妈妈给你讲的,再上面,是你长大之后看的……”

儿子看不到高高的书架里面的书,我便双手抓住他的腋窝,将他高举起来,让他看头顶那一排排的书。

我告诉儿子:“这整面墙的书柜里面的书将来都是你的,爸爸希望你喜欢它们。永远记住:读书越多越聪明、越出色,好孩子都是读书长大的……”

儿子有一本《格列佛在小人国》的图画书,而上面的书层里,有一本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的全译本《格列佛游记》。一天,给他讲过图画版的格列佛,我又抽出那本全译本,翻到格列佛初到小人国的章节,给他读了五六页,一边读一边比较着图画书中的情节,儿子听得十分入神。我因势利导:“你长大后识字多了,便可以自己读这些大书了,这里面的情节更有趣……”

儿子从小便生活在图书的世界中,一岁刚过,妈妈便开始给他“讲书”了。两年多,儿子已拥有 100多本自己的书刊,许多书刊都翻烂了。

儿子几乎从无撕书的习惯,掉的书页,都是无意中损伤的。儿子时常要求爸爸妈妈将那些书“粘好”。

儿子爱书。他极少因为买糖果之类哭闹,却多次为了买书而哭闹,有段时间路过报刊亭就指着封面花花绿绿的刊物要买。这时便需要给他大讲一番道理,说为什么这里的期刊不适合他。

儿子喜欢听“讲书”已到了许多时候成为我们负担的地步了。早晨醒来,要讲几页书才肯起床去幼儿园;去幼儿园时也闹着要带上书;晚上回到家更是一直缠着爸爸妈妈讲书;哄他上床的最好办法就是:“快上床,然后妈妈给你讲书。”每本书都至少讲五六遍才罢休。

有时儿子累得先睡着了,半夜醒来还会迷迷糊糊地说一句:“妈妈,还没给我讲书呢……”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儿子最淘气,但只要那客人给儿子讲书,他会变得极乖,不声不响地听,而且很喜欢这位给他讲书的客人,事后很久都会提及。

儿子号啕大哭的时候,怎么劝也止不住他的哭声。我发现,只需要拿来一本书坐在他旁边,自顾自地讲起来,他就会立即止住哭声,全神贯注地听,进而破涕为笑。

但我们也有担心。儿子虽然爱听“讲书”,却不肯自己复述书的内容。复述是锻炼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绝佳办法,所以,我和妻子总是格外留意引导他复述。有一次我诱导他:“这本书爸爸已给你讲过许多遍了,该你给爸爸讲了。 ”

儿子立即洞察我的动机,说:“我都忘了,我什么都不记得了。”我说:“如果你都忘了,我不是白讲了吗?那我就不给你讲了。”儿子慌了,说:“爸爸,我没忘,这个故事是讲……”妻子自豪地说,两年多大量地“讲书”很见成效,儿子的思维能力与口头

表达能力都比同龄的小朋友强。当然,这也可能是自家的孩子自己爱的关系,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便是儿子自幼对图书以及读书的热爱,不可能不影响他的一生。

我们的三点总结是:

一、父母每天用大量时间给孩子讲书,会累一些,但多付出一些关爱,多投入一些时间,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求知的欲望,远比将来等他上学后不爱读书时再着急强得多;

二、要不断夸奖孩子爱“听书”的习惯,鼓励他,使他意识到阅读行为本身也是快乐的,而不仅仅是书里的故事是有趣的;

三、父母的以身作则很重要,如果问儿子,爸爸最常做的事情是什么,他一定会说“读书”。

一位朋友将家长对幼儿的教育分为两类,一类如订出严格的学习计划,带着去上各种培训班等等,他称之为“训练”;再一类则并不要求孩子必须去学什么,只是培养他对世界与生活的热爱,促进他性情的自由成长,从而增强他的学习兴趣,朋友称这种更良好的教育为“培养”。他说,我对儿子采取的方式显然属于培养。言传胜于身教。我无法想象有我这样一个整天捧着书的爸爸在旁边,儿子会不热爱学习。

搬家的转天,儿子学会整理自己书架里的书了,他看着爸爸的样子,将一本本书书脊朝外,排列整齐……

·在线读书: 《我的孩子是“中等生”》

儿子尚不到 4岁,我便多次发现他说谎了。

明明是别人做的事情,他却说是自己做的;明明没有发生的事情,他也说得情真意切。

一天晚上,我应他的要求在一张白纸上画了几只蚂蚁。他拿着纸跑去找妻子,说:“妈妈,这都是我画的。”妻子夸他画得好,他又改嘴了:“这是老师画的,画了送给我的。”妻子又夸他,说:“一定是你表现好,老师才送的。”儿子便狠力地点头。

我在旁边听着可沉不住气了,这小子不到一分钟就编了两个谎言。我刚要指责,妻子冲我挤挤眼睛,我没有吱声。

妻子悄声告诉我,儿子并非存心要欺骗谁,他只是觉得那几只蚂蚁画得好,幻想自己也能画那么好,便不由自主地说是自己画的;又出于想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关爱的潜意识,谎称那是老师画了送给他的。这,便是 4岁孩子的“愿望的达成”。

我恍然大悟,反觉得儿子的谎言里有了很多可爱的成分。

一天,儿子去卫生间小便,出来后对我说:“爸爸,我打死了两只蚊子。”

我很吃惊,问:“怎么可能呢?蚊子哪里是那么好打的?”

“我就是打死了两只蚊子嘛!”儿子认真地说。

过了没 10分钟,他又对我说:“爸爸,我刚才在厕所里打死了 3只蚊子。 ”

妈妈下班回家后,儿子兴奋地报告妈妈:“我打死了 4只蚊子。 ”

我已经哭笑不得了。

我自己去卫生间,发现不知由何处来了一种黑色的小飞虫,用手轻轻一抓便抓住了。我便叫来儿子,问他打下来的是否便是这种“蚊子”,儿子说,是呀,我打的就是这样的蚊子。

孩子仍然没有说谎,他只是没有搞清楚蚊子和这种奇怪的小飞虫的区别。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夏季的夜晚妈妈曾多次空手打死蚊子,每一次都得意地对我和儿子说:“看看,我多能耐,你们得感谢我。”于是在儿子的心目中,打死蚊子便是一件伟大的事业,在他的自述中被击落的“蚊子”的数目不断上升,实则表现了一种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聪明的父母应该在这种时候给孩子恰当的夸奖。

有一次,儿子对我说,一位小朋友说瞎话被老师批评了,那小朋友一直说自己的爸爸是警察,全班的小朋友都知道他爸爸是警察,可他爸爸其实不是警察。

那位同样 4岁的孩子为什么编造这谎言呢?联系平时儿子的言行,我立即读懂了那孩子的心。

儿子在家里舞枪弄棒的时候,总是大叫:“我是警察!我是警察!”

可能在所有孩子的心目中,警察都是勇敢和正义的化身,他们觉得成为警察是一种光荣,而拥有一位当警察的爸爸更是光荣,所以,便出现了“我爸爸是警察”的“谎言”。

孩子实在不应该因为这“谎言”而受到批评。

4岁的孩子是不会说谎的,谎言只属于成人。

真正的谎言应该这样定义:有意欺骗他人,以获取某种利益,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

而孩子们所说的“瞎话”,显然不属于这样的谎言,他们尚不明白何为欺骗。那“谎言”只是幼小心灵一种美好的向往,一种理想的寄托,表现了他们童心的纯净。

为人父母者,只有真正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看事物,才能读懂孩子的“谎言”,才不会无端地指责他们,甚至伤害他们。

本文来自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儿子与书》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