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早产宝宝可能会有哪些并发症 如何护理早产儿

2023-06-08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8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新晋级做了父母的朋友们一定非常开心吧,但除了兴奋和激动欢喜之外,是否还有些许不知所措呢?赶紧来了解下新生活护理小常识吧!下面小编分享早产宝宝可能会有哪些并发症 如何护理早产儿。

早产儿是一个特殊的新生儿群体,需要父母的用心呵护,那么早产儿如何护理?

早产宝宝不能忽视的合并症

1、心血管疾病:

若早产儿肺部问题逐渐好转时,会因动脉导管尚未关闭,而有多的血量自主动脉经由动脉导管流至肺,造成心脏衰竭及肺功能变差。

2、呼吸系统疾病:

因早产儿的肺部发育不全,因此会造成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部分体重极低的宝宝也会有呼吸窘迫症候群,而有呼吸急促、发绀的现象。

3、肠胃系统疾病:

早产儿容易有营养吸收不良的毛病,因此最好喂以母奶;即使不得已要以配方奶替代,也最好采取少量渐近式的喂食方式。此外,有极少部份的早产儿会发生坏死性肠炎,需要特殊的治疗。

4、周脑室及脑室内出血:

因早产儿脑室构造不成熟,血管构造相当脆弱,很容易易因脑压升高,而破裂出血。一般可分为四级,若是轻微出血,且未造成脑室扩大,多半会由脑自行吸收。但是若因大量出血,造成脑室扩大或扩及脑组织,就有可能影响神经功能,造成动作发展迟缓或行为障碍。应于出生后,作脑部超音波,若有问题则需定期追踪检查。

5、视网膜病变:

早产可能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正常发育受阻,而造成眼部发育不良,较易有近视等问题,应至儿童眼科追踪检查。

6、感染问题:

早产儿因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较没有对抗病毒的能力,非常容易受感染,而且一旦感染很容易造成败血症,甚至于脑膜炎,需要特别注意。

把握三点让早产儿更好成长

正确评估

父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矫正月龄(实际月龄减去早产月份,如早2个月出生则减2),用头围、体重、身长三项指标,及时衡量宝宝的发育速度是否合适。

刚出院时,最好一两周就要复查一次;若宝宝生长稳定,出生2个月后,可改为一两个月复查一次。矫正月龄达6个月时,要加入对行为发育的评估,看看宝宝对外界刺激,如声音、移动物体是否有反应;10个月时,检查其爬行和运动协调能力,预防脑瘫。1岁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主要观察语言发育和运动发育;2岁后可每半年复查一次。

科学喂养

对胎龄小、体重低的早产儿来说,纯母乳喂养可能无法满足营养需求。因此,在耐受母乳喂养后,最好添加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母乳强化剂,可以将其加入母乳中,调和后喂给孩子。

矫正月龄到4个月时,可以给宝宝添加米糊等碳水化合物,这有助于增强饱腹感,睡得安稳。矫正月龄达五六个月时,可以加蛋黄、肝泥等。需要提醒的是,纯吃母乳容易出现生理性贫血,要注意适当补充一些肝泥、肉泥等,严重时补充铁剂。

合理看护

早产儿体温调节较困难,看护时要特别注意温度调节,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4℃—28℃,每4—6小时测一次体温,保持体温恒定在36℃—37℃。若宝宝体重低于2500克时,不要洗澡,可以每2—3天用食用油擦擦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

此外,运动干预能促进早产儿的正常发育。在出生后,可以让宝宝多练习俯卧,训练抬头;校正月龄达4个月时,可以练习翻身、坐;校正月龄达6个月,训练爬行;12个月时,开始学习站立。还可以帮助宝宝平躺在大球上,前后、左右、顺、逆时针摇晃大球,以增强宝宝的平衡能力。

很多家长都会担心早产儿宝宝的智力不如正常足月的宝宝,在出生不久就制定各种各样的智力开发游戏等,究竟早产儿智力如何开发呢?

早产儿智力会低下吗

从新生儿期开始早期教育都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育,发挥他们大脑的最大潜力,有效地防治他们智力低下的发生。抓住早产儿出生后头两年大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代偿能力最好的有利时期,对早产儿实施全面干预,帮助孩子矫正缺陷。

虽然在早产儿中发生智力低下或是脑瘫的现象较多,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作为父母,应该在早期就对孩子的智力发育进行干预,唯有如此,才能够预防早产儿智力低下。父母可以在早产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三天为新生儿做颅脑CT以及脑电图检查,并给与促进新生儿脑细胞新陈代谢的药物。

家长们可根据医生的建议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孩子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进行有效刺激。增强孩子在认知和语言等等方面的能力。对于早产儿智力发育的干预,父母们应该做到耐心不急进。父母们不要灰心,只要早产儿的父母们能够抓住正确的时机,早产儿智力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不会比他们差。

早产儿智力如何开发

从新生儿期开始早期教育都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育,发挥他们大脑的最大潜力,有效地防治他们智力低下的发生。抓住早产儿出生后头两年大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代偿能力最好的有利时期,对早产儿实施全面干预,帮助孩子矫正缺陷。

虽然在早产儿中发生智力低下或是脑瘫的现象较多,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作为父母,应该在早期就对孩子的智力发育进行干预,唯有如此,才能够预防早产儿智力低下。父母可以在早产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三天为新生儿做颅脑CT以及脑电图检查,并给与促进新生儿脑细胞新陈代谢的药物。

家长们可根据医生的建议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孩子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进行有效刺激。增强孩子在认知和语言等等方面的能力。对于早产儿智力发育的干预,父母们应该做到耐心不急进。

不要感觉同龄的孩子学会了什么而自己的孩子没有学会就一定认为自己的孩子智力有问题,这是一种非常武断和错误的看法。要知道,宝宝的特征是从实际出生的日期算起的,一般早产儿的智力等能力的发育情况,都是要比正常孩子要晚一些,但这并不是表示孩子就是弱智,只是因为早产儿在母体内没有发育完全的部分在出生之后发育了而已。

父母们不要灰心,在孩子两岁之前,对孩子的智力进行全方位的干预和培养,并且要注意孩子营养上的补充,多让孩子吃一些有助于智力发育的食物,只要早产儿的父母们能够抓住正确的时机,早产儿智力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不会比他们差。

具体来说,应该怎么做?

1、运动训练:是根据疾病的特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来改善局部或整体功能,提高身体素质的一种治疗方法。此训练主要针对0-3岁有运动落后及肌张力异常的早产宝宝。

2、精细运动训练:针对上肢肌张力异常引起的上肢功能障碍及单纯手功能落后进行的操作性训练。此训练主要针对0-3岁有精细运动落后的早产宝宝。

3、智力训练:针对小儿智能发育延迟所作的综合性训练,包含注意力、认知、语言、手操作能力训练。此训练主要针对6个月-3岁的早产宝宝。

4、感统训练:通过对儿童视、听、嗅、味、触及本体感觉的刺激,促进身体和谐有效运作,提高儿童交往及学习能力。此训练针对0-12岁的早产宝宝。

5、集体功能课:通过肢体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亲子关系等,促进早产宝宝各个能区。此课程主要针对6个月-6岁的早产宝宝。

新生儿相关推荐

新生儿的育儿方式

宝宝夜间哭闹怎么办

怎样给宝宝退烧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鼻塞流鼻涕快速解决偏方

宝宝咳嗽怎么治疗

宝宝断奶了不妨吃这些

宝宝吃奶粉上火怎么办

宝宝呕吐是什么原因

宝宝缺钙吃什么好

宝宝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宝宝衣服上的奶渍怎么洗

如果觉得《早产宝宝可能会有哪些并发症 如何护理早产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