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康熙最喜欢的4道民间菜 第一道亲笔赐名(第三道其实是农村野菜)

2023-06-2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皇帝这个岗位上他8岁开始做童工,一干就是60多年。在康熙同志的英明领导下,中国成了那个时代疆域最辽阔,经济最发达,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其卓越的文治武功可谓空前绝后,被后代史学家誉为“千古一帝”,康熙王朝三征噶尔丹,打败准噶尔,团结众蒙古部,牢牢守住新疆地域,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与沙俄签订条约,取得了独立自主的外交胜利。康熙经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治理黄河,能识别13个省份的方言,“千古一帝"这个称号名副其实。

康熙非常强调饮食对健康的作用,反对随意摄取,主张合理饮食。在康熙的生活中,表现为不追求珍馐厚味,在他的食物谱中不见马牛羊、鸡犬豕之类的厚味,多是果蔬食品。他说:“……养生之道,尤以饮食为要义,朕自御极以来,凡所供馔肴皆寻常品味。”意思是说他饮食养生之物都是寻常百姓能吃的到的食物,可见养生并不是高大上,而是很接地气的。养生所需要的食物都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关键是怎么选择,怎么吃?他还强调“适可而止”。他说:“所好之物,不可多食。”,据说康熙帝一生中最爱4道民间菜,第一道亲笔赐名,第三道还是一农村野菜!

第一道菜八宝豆腐羹:康熙三十年,康熙帝到北京南部的武清县视察水情。那一年北运河大堤决毁,许多村子都受了灾,康熙帝急调五万清兵抢修堤防。康熙视察武清水情的时候,住在了武清乡贤曹传家,到了午饭的时候,康熙传旨在曹传家用膳。曹传问康熙帝想吃点什么,康熙便问老百姓平时吃什么。曹传说,老百姓吃得不好,康熙便说,没事,老百姓吃啥我就吃啥,于是,午饭曹传就让家里的厨子做了一碗豆腐羹,康熙这道用豆腐等八种食料做成的佳肴,大为赞赏,还亲笔为这道菜赐了个名,便是“八宝豆腐羹”。

第二道菜玉米粥:有年冬天,春季狩猎,康熙追逐一只野鹿,不知不觉,已经追出了好远,此时夜幕降临,肚子也有些咕咕叫了,正巧,林子里就有一座猎户屋还亮着灯光,于是康熙就和几个下属到了猎户家询问有没有吃的,猎户刚巧在烧热气腾腾的玉米粥,看来人身着黄袍,几个随从也是非富即贵,人高马大的样子,一下子就猜出了身份,忙端了一碗玉米粥给康熙,谁知道,康熙喝了之后居然非常喜欢,还将这个猎户招到了宫里的御膳房,专门做这个玉米粥。

第三道长寿蔬菜:一年初夏,康熙去热河宫木兰围场打猎。三十六营首领带来金银财宝进贡皇上。大队领导其中之一叫海通,是清正廉洁的好官。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向皇帝致敬的。犹豫间,他派人挖了一些农村野菜“三叶菜”,并以“长寿菜”的名义向皇帝进贡。他亲自为康熙烹制,将烹制好的野菜拼成“长寿”二字。这道菜闻起来醉人,口感脆嫩滑,康熙不禁大大增加了胃口。为此他奖励海通,并要求海通今后要多多进贡“长寿蔬菜”。

第四道菜肉丁馒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千古一帝”最爱吃的一种食物,却很普通,那就是“肉丁馒头”。康熙曾专门在遗训中强调:举凡大祭,贡肉丁馒头。肉丁馒头是用上好的五花肉丁和黄酱(宫廷称伏酱)及山东大葱,做馅的馒头,营养丰富,味道香浓,本质有点像包子,形状有区别。康熙对肉丁馒头的钟爱,首先是个人口味的喜欢;其次应该是肉丁馒头的文化底蕴比较丰富。相传诸葛亮南征蛮夷之地,追击孟获时,因受困于南方的恶劣环境,有人建议砍下南蛮人的头颅祭祀河神,祈福军中将士平安,诸葛亮变通了这个残忍的做法,改用面粉做成人头模样,内装肉丁,蒸熟后代替南蛮人头做河神的祭品,称“肉丁蛮头”,并逐渐演变成了一道美食。

如果觉得《康熙最喜欢的4道民间菜 第一道亲笔赐名(第三道其实是农村野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