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在桃花源里喝擂茶(享受一天的好时光)

2023-06-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在常德沿沅江上行90里,就到了桃源县。继续沿江上行25里就到了桃源洞。桃花源在千年以前武陵人为什么会沿溪而行,行走到桃花源现已无迹可寻。使得无数文人骚客一心向往的古老而神秘的村落,是否存在也无从考证。还好历史传留下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也是因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以世人才知道了桃花源。如今,《桃花源记》里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种古风田园悠闲的情怀,仍然在桃花源这块土地上延续。喝擂茶便是体验当地古朴民风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当地人交朋结友的重要仪式。在桃花源里有一句民谣是这样唱的“走东家,跑西家,喝擂茶,打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正如《桃花源记》里面所说在这个地方友邻和谐,民风淳朴,很少有宵小之徒。

小二走进桃花源的桃花村,50多岁的宋先生和他的姑姑正在村口迎接小二。宋先生说,每次有外来的客人,他总会准备一桌擂茶,迎接来自远方的客人。宋先生告诉我们说,这里做擂茶的配方都是按照传统的配方,必须要用桃花源特有的大叶茶作为原料。把大叶茶从山上采摘下来,洗净入锅煮,煮烂后捞出沥干水分。晒干之后用手把茶叶片轻轻捻碎,装成一碟。除了大叶茶以外,炒熟的芝麻,花生,黄豆还有生姜也是擂茶的主料。

那茶的来源其实也是有故事的,在东汉建武二五年,伏波将军马援晚年奉汉武帝之命征讨武陵壶头山草寇,马援将军率兵溯沅水而上。路过乌头村(也就是今天的桃花源桃花村)。因为水土不服所以感染风寒,一下子就病倒无数士兵,马援将军自己也不幸的感染了。这时有一位当地的老妇人见马援将军部队军纪严明,就为马援将军献上一碗“三生汤”(用生米,生姜,生茶叶在擂钵中捣碎,然后兑开水冲服),后来马援给将士们喝了这种三生汤,顿时疾病全无,士气大振,从此三生汤就在桃花源流传了下来,因为它是用擂钵和擂棒捣碎的所以当地人们更喜欢叫它擂茶。

宋先生开始为我们制作擂茶,只见他两腿夹住擂钵,端坐在靠背木椅上。将一叠大叶茶倒入其中,然后宋先生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握住了擂棒。逆时针转着擂棒让茶叶在擂钵中反复碾压,然后又加入姜丝,芝麻,黄豆,花生,再撒上一勺的盐。在擂棒的作用下,主料渐渐变成了绿色的擂渣,茶香和生姜的味道渐渐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接着,宋先生又从厨房里端出一盘一盘的“压桌”。所谓“压桌”又叫“搭菜”,主要都是些配着擂茶吃的特色点心和坛子菜。当地的老百姓觉得都是些乡野村货土特产拿不出手,所以只是谦虚的说拿来压压桌而已。宋先生端出的点心有,黄灿灿的锅巴,炸的金黄酥脆的糍粑,还有当地人叫做白糖饺儿的食物。还有一些坛子菜,辣萝卜,酸豆角,腌洋姜等等。

宋先生说外来的客人来桃源喝擂茶,必须要喝三碗才能算是领了主人的盛情。但是往往三碗喝完了之后,眼疾手快的女主人马上又给客人添上一碗了。喝起来没完没了的,擂茶喝得越多主人越高兴。宋先生说,在以前制作擂茶是每家儿媳妇必备的技能,看一家儿媳妇贤不贤惠就看她会不会做擂茶。但是宋先生说,现在到他儿媳妇这一辈已经不会做擂茶了,就他们几个老头子还在那里喝着自己亲手做的擂茶。儿媳妇说,因为自己做擂茶太麻烦,所以想喝擂茶的时候就到超市里去买一大包。

常德市里面的擂茶馆也有不少,但是都是事先用机器研磨好再用开水冲泡的,就和超市里卖的差不多,多多少少都失去了现磨擂茶的那种独特风味,更没有了乡邻之间呼朋引伴的那种人情味。只有自己喝亲手磨的擂茶才能够体会到汪曾祺诗歌中的“大乱十年成一梦,与君安坐吃擂茶”那种悠闲情怀。因此,想喝擂茶的朋友,就跟着小二上桃源

如果觉得《在桃花源里喝擂茶(享受一天的好时光)》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