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清朝落魄贵族上街买烧饼(吃了一口说:我被仆人骗了20年)

2023-05-1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在晋朝时期有一个颇为搞笑的故事。众所周知,晋惠帝从小就不太聪明,智商有问题,但是先皇对其十分的喜爱,以至于他凭借着自己父亲的偏心,最终当上了皇帝。

在他登基之后不久,民间就闹起了饥荒,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没有饭吃,只能天天啃树皮嚼草根。之后某天上朝时,就有大臣向晋惠帝上报老百姓闹饥荒没饭吃的事情。

可愚笨的晋惠帝听后说出的一句话,我们至今都耳熟能详:“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这句话意思是说老百姓既然没有饭吃,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肉呢?

由此可以看出贵族们五谷不分,缺少常识,平时山珍海味大鱼大肉惯了。由晋惠帝的话可以看出统治者与老百姓之间已经有了不可跨越的鸿沟,灭亡是迟早的问题。

不止晋朝,这样的事情年年有还特别多。就比如在晚清末期有一名清朝皇室的后裔,一位满黄旗贵族,清朝的镇国公,他在街上吃了口烧饼后,竟发现自己被仆人骗了二十年。

在清朝,但凡沾点权势,家中不仅有丫鬟仆人,还会配有厨师。特别是贵族,他们更为讲究,聘请的厨师也都是一些名厨,恒煦家也不例外。

但恒煦与其他钟爱山珍海味的满清贵族不同,他爱吃面食,特别是饼类。家谱中记载:恒煦每一天的餐食里都有面饼,遇到他胃口好的时候,一次能吃七八个。

在各类面饼中,恒煦最钟爱的还是烧饼,很多时候他都不去吃饭,就吃烧饼,愁坏了家里的大人。

清朝腐败,贵族日日酒饱饭足,五谷不分,百姓饥肠辘辘,无人问津。外国列强入侵,武昌起义彻底爆发,清朝的统治被彻底推翻。

即使封建王朝的统治被推翻,清朝贵族日子过得与之前依然大差不差。有袁世凯每年给清朝皇室发放一笔数额巨大的工资,他们依然生活在紫禁城。

就在清朝贵族安逸的享受他们的美好生活时有人再也看不下去了,这就是当时的一名军阀:冯玉祥。

冯玉祥从小过着穷苦清贫的日子,对不劳而获懒惰成性的贵族十分不爽。

他在1924年控制了北京城,将那些锦衣玉食的贵族全部赶出了北京城,使他们失去了在紫禁城的住所,还失去了袁世凯每年给他们的高额工资,其中就包括恒煦,此时的他已经二十多岁了。

在他十三岁时大清就亡了,他平时基本不出门,最爱吃的烧饼也只能让仆人外出时带几个回来。

如今他被赶出北京城,不敢张扬,改名金光平,为了减少开支,还辞退了家里所有的仆人,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平民。

有一天,已经是平民的金光平在街上被一个烧饼摊吸引,便买了几个。这个烧饼可是他孩童时期的最爱,基本顿顿都离不开,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

可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摊主递给他烧饼,他握在手中惊讶地发现烧饼竟然是热乎乎的。他问摊主:“烧饼怎么是热的?”这让摊主笑掉了大牙说道:“谁吃冷烧饼啊,烧饼就得趁热吃。”

可是他清楚地记得,二十年前仆人第一次给他带回来的烧饼就是冷的,仆人告诉他没有热烧饼,烧饼都是冷的。

对呀烧饼应该是热的才好吃,其实想想也很简单,如果仆人一开始给金光平带回来一个热烧饼,想必他以后一定也要吃热烧饼,如果路程遥远买回来凉了,仆人肯定要受到责罚,于是干脆就骗他说烧饼都是凉的,而金光平从没自己买过烧饼自然也就信以为真了。

经过烧饼骗局的金光平幡然醒悟,之后开始艰苦奋斗,虽然没有了往日的光彩,但经历了自己的奋斗还是过上了相对不错的日子。

从金光平买烧饼发现自己被骗这件事来看,以往的烧饼都是仆人买给他的,他过惯了饭来张口的日子,如果不是今天没落了,他又怎么会知道烧饼是热的。

可见这些贵族子弟只知道享受,五谷不分,缺乏常识是如此的可笑。他们被骗的又何止是一个烧饼的冷热,很多事情直到他们失去之前的地位,与平民老百姓一样自给自足时,才明白了真相。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清朝的灭亡不是没有道理的。

贵族五谷不分,纸醉金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百姓不闻不问,仔细想想,大清的贵族是由连烧饼冷热都不知的人组成的。由此可见封建王朝走向灭亡是有原因的。

参考文献《金家家谱》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百晓生讲古史

如果觉得《清朝落魄贵族上街买烧饼(吃了一口说:我被仆人骗了20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